最新消息
NEWS
失扶險又要漲價 業者:風險計算有缺失 - 2020/6/17

文/楊佳真 | 《現代保險》雜誌 | 2020.06.16

https://www.rmim.com.tw/news-detail-26554

 

【本文重點】不問原因、以失能等級為理賠標準的失能扶助險,因損失率撐不住,7月又將有一波調整。業者坦言,商品當初設計時,風險計算不夠周全,但也因為「太熱賣了」,不敢大刀闊斧調整。

失扶險經過近年陸續改版,有的保費一漲再漲,有的取消保證給付,也有的承保條件更嚴苛;不變的是,民眾越晚買,保單不是變貴,就是買不到了。

而失扶險之所以回不去,有很大原因與損失經驗有關。有壽險業者認為,失扶險當初在設計時,以「傷害險」示範條款的失能等級表為基礎,無法充份反映出適合的費率。

A壽險公司表示,數據顯示,傷害險的出險原因,意外與疾病的比例約為95:5,而由疾病引起的失能,卻占了失扶險理賠的8~9成,兩者的風險明顯不同。

「其實,這個問題業界都知道,保險公司也可以設計新的保單,但沒有人願意開第一槍,」業者直言。

現行失扶險背後龐大的業績與銷售力度,恐怕是保險公司不敢貿然出手的原因之一。以大型C壽險公司最熱賣的一張失扶險為例,1~5月就賣出5.5萬件,收進12億新契約保費,相當於每天賣出近400張,搶手程度可見一斑。

該公司高層也表示認同,「失能等級表以前是用在意外險,現在早就不適用了,比如喪失聽力是屬於正常的失能或與老化有關?會衍生出理賠爭議,也背離失扶險的本意。」

他更透露,國內失扶險幾乎都有分出去給再保公司,而再保資料顯示,失扶險的發生率持續在上升,若不調漲保費或改版,再保公司就不願意承保,「最根本的做法,還是應該從年齡因素、失能等級表去調整,重新去定義失扶險這個保單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