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經濟日報
-
金融
-
保險
-
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,樂齡退休成為日益重要的課題。退休不僅需要穩定財務來源,更要做好完善的保障規劃,因應高齡可能面臨的健康、醫療及長照等風險,而保險,正是不可或缺的一環。
即將步入退休期的族群,建議補足醫療、長照、壽險及年金四大險種,守護晚年生活品質,首要完備「醫療險」。隨著年齡增加,罹患重大疾病或住院風險也相對提高,即使健保制度健全,但實際住院費用、自費醫療、病房升等、手術開銷等項目,對退休族都是額外開銷,必須透過醫療險預先規劃轉嫁風險。屆齡退休族年紀較長,安排終身型商品保費高,可選擇實支實付型醫療險補貼實際花費,或考慮一次給付型重大傷病險或癌症險,確診即可獲一筆保險金,彈性用於支付治療費或生活開銷,無經濟壓力方能專心養病。
布局「長照險」避免成為家庭負擔,衛福部統計顯示,台灣平均壽命已超過80歲,但健康餘命僅約72歲,代表平均約有八年可能需要他人照顧。長照險能在被保險人喪失部分生活自理能力時,提供定期長照金或一次性給付,減輕家庭經濟壓力,也確保自己獲得有尊嚴的照顧。近年許多保險公司推涵蓋失智症、失能分級給付的長照商品,建議提早投保,保費相對便宜,也避免因年齡或健康狀況受限而無法承保。
「壽險」則能夠為家人留下保障與傳承,對於有家庭責任者而言,壽險仍是重要的規劃工具,即便退休後子女已獨立,壽險仍可以用來支應喪葬費用、遺產稅或是留給配偶一筆生活保障。若資產豐厚者,也可透過壽險作為資產傳承與稅務規劃的工具,減少遺產爭議與稅負。
運用「年金險」補足退休金缺口,若擔心退休金不足,或希望退休後有穩定現金流,年金險是不錯的選擇。年金險可依約定方式分期給付,有固定年金與變額年金等不同型態產品,可依風險承受度與財務狀況選擇適合的方案,創造晚年生活穩定收入。
樂齡退休不僅金錢要準備,更要預先防範可能風險。保險,能在關鍵時刻幫你守住財富、尊嚴及選擇權,建議定期檢視保障內容,依年齡、健康狀況與家庭結構隨時調整補足保障,確保隨時握有樂齡退休入場券。
(本文由台灣人壽宏暘通訊處業務經理林燕華,記者任珮云採訪整理)